After 17

小雪過後,年年相約的陳綺貞,今年也不失約,在女巫店唱起了歌。

女巫店給我們恰到好處的距離。相較於小巨蛋那樣的排場,在這個房間裡,少了華麗卻冰冷的意味,我們的眼睛能置在同一個水平高度,看得見彼此的表情,讓這場演出的情緒不再只是表演者單向的渲染。我喜歡她因為在這樣的小場子裡,並不特意去安排什麼環節,而能在互動中體會到彼此的專注、幽默和熱情。

我們看似什麼都沒有,也什麼都有了。

陳綺貞的很多歌對我而言沒有太鮮明的畫面感,她不太去闡述別人的故事,更常的是以一句句的問句,加上歌裡的「你」曾經所說過的話,形成一場問答。但其實也不是真的要求什麼答案,所以反倒更像日記般的,緩緩道出自己的感受,那樣聽上去是好孤單、好細膩的,清澈乾淨的嗓音配上一把吉他剛剛好,像在冬天夜晚吹起涼風的新生南路,安安靜靜的,為自己點起微黃的燈,因為很瞭解自己而能以自己的微溫不受寒。

這次她帶來了一整箱當年沒賣掉的After 17單曲,是在整理舊物時意外發現的。除了After 17,裡面收錄的另一首歌,就是小小校歌。在下半場她一連唱這兩首歌前,她說一個人的高中時期是塑造性格最關鍵的一個階段,那時候對自身的青春猖狂,對未來的發想,對浪漫、對瘋狂的初次認知,都發生在那些美好的年歲。日後就算迷失,總是有辦法找回藏在心中某一處,還原到十七歲的自己,就像原廠設定一樣,存在於一個永久不壞的雲端。

其實,我曾經在高中剛畢業的那幾年,因為淺嚐到了一些苦澀和艱難而認為,人生接下來再也沒有任何時期能再次像那時一樣美好;卻又在經歷了那些看似更強烈的精彩與失落,沉澱下來的近幾年,懷疑自己以變化後的樣貌,就算是回到當時一樣的環境,還有沒有那樣的能力快樂。但當小小校歌的吉他前奏一下,一瞬間我確實又看見了已經許久不見的椰子樹,操場的風、大禮堂的回音,記起來當年那種即使不懂得如何以自己為傲,也仍然對未來充滿了信心的感覺,也記起來只要同伴都在身邊,就能勇敢面對世界的感覺。原來,我真的都記得,原來,那個我真的還是存在的,聽著聽著忍不住掉下了眼淚,那樣的感覺多單純、多滿足、多快樂。

綺貞女巫店11/23

後來她問我們,覺得最浪漫的事是什麼。我的答案很簡單,最浪漫的事就是,分別憶起各自的十七歲時,腦中想到的是同一個場景,然後在多年後的某個夜晚的某一處,一起唱小小校歌。

我看見的光,是你。

img_9666

我想我瞭解了你,多一些。你的一種天馬行空,一種癡心妄想,一種跳躍式的靈感,當這些事情一旦被寫下來,就像落到了地面上,陣列都要亂掉,只有你活生生呈現給我們看時,我們才能一起感受上升與墜落的那些瞬間。這樣的你有著可愛的霸道卻也平易近人,就像,在沙發海那樣慢靈魂的樂句和節奏裡,我幾乎要笑了起來,想想看,除了陳綺貞,還有誰能在坐滿萬人的小巨蛋裡面,若無其事的,慵慵懶懶的,彷彿觀眾不存在的,唱出,清晨獨自坐在沙發上,一杯咖啡加一顆蛋?

看兩場甚至連安可排序和串場台詞都一模一樣的演唱會是多麼奢侈的事。我們都知道,在漫漫長夜裡要看見星星,需要等天色暗下來,可是比天色暗下來要慢得多,也還更重要的是,要等瞳孔暗下來。在我緊緊盯著、不想放過任何細節的第一場,我看見你潔白的身影,看見華麗的舞台佈置,看見令人暈眩的燈光;到了第二場,我才看見那些不容易注意到,卻令人驚嘆的微光,我看見你的不失誤,看見你的堅持,看見你的孤獨,看見你的孤獨裡還沾了一些瀟灑與不在意。

img_9668

陳綺貞的歌裡每十句就會聽見她說一次孤獨。我以前會想,孤獨好像不是這樣用的,你有萬人簇擁你呀,你看,他們沈迷於你,為你瘋狂,花了多少心血、力氣、時間,甚至求了多少運氣,只為來到你面前,聽你唱歌。

我總以為被喜歡能讓一個人少感到一些孤獨。

但或許真正的孤獨是來自於自己和世界速度的不同,心和記憶的距離,以及彼此色彩的不融入也不願融入,不得不忍住眼淚的那瞬間,這些都不是能夠被稀釋的吧,再多的人擁住你,也無法。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孤獨,而孤獨和孤獨加在一起,還是各自的孤獨,不會變多,也不能變少。那我想,我們唯一能做的事也就只有用溫柔包覆彼此,傾聽並理解彼此的孤獨而已。

她有一群我很喜歡的觀眾。雖然我怯怯地認為我的喜歡不足以讓我完全屬於他們其中一員,但他們搭起的氣氛很迷人。一開始文靜端莊地聽歌,可是一旦她下了舞台走進人群之間,就變得瘋狂無比,到最後也紛紛拿出了原本不知道藏在哪裡的道具,好像大家已經認識很久了,沒有人是陌生人,他們的熱烈並不排外,他們的默契很舒服也很慷慨。

我雖然不知道我離開了場子,會不會很想念你,也許只是輕輕地想過你,但那又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