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一座城市像一場私人的拓荒探險,從描繪地下鐵路線開始,一點一點蔓延擴散。我們從皇后區底站上了紫色線往曼哈頓中城方向的車,先遇到和綠色線交錯的中央車站,接著是可以轉乘橘色線的布萊恩公園,然後駛進時代廣場的地底正下方。探頭到地面上之後,我們還真的在人行道上掏出指南針:向南走,街道的數字遞減;往東轉,穿過第五大道,住了一個我很喜歡的故事。
看完百老匯之後,天黑了,雨停了,路燈都點亮了。佔據每個路口的熱食攤販的蒸氣大量飄散,多上一層還瀰漫在空氣裡的小水珠,每個畫面都加上了柔邊。我們去了洛克斐勒前面的大聖誕樹,然後再接著徒步走去布萊恩公園逛聖誕市集,平常的綠色草地不見了,變成大溜冰場和各種臨時搭建起來的小店鋪。
從中央車站下去搭車,出發去吃晚餐。
搭到藍線底站的41街。
平安夜裡拉小提琴和大提琴的街頭藝人,拉了我很喜歡的一首詩歌。我們聽完了才走,因為太好聽了,忍不住多投了一點錢,也趁著平安夜嘛,討點喜氣。
到了雀西市場,發現我們錯過聖誕夜的打烊時間,很可惜沒吃到龍蝦和濃湯,不過沒關係,我們回皇后區去吃南翔小籠包和蒸餃,不記得在聊什麼了,只記得坐在小籠包前哈哈大笑到流眼淚。
聖誕夜被我們一路談天說地給灑滿了街,整座城市被我們走小了。一趟旅行只要有這麼幾件事有顏色,就會渲染整個記憶。